初中畢業讀空乘專業,畢業后能干什么工作?針對這一問題,相信大部分同學以及學生家長都知道以后可以當空乘,但是要求很高,可能很多同學不一定有機會成為一名空乘,想要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工作可以做,其實空乘專業畢業后可以從事的工作非常做,像高星級酒店服務、旅游服務、游輪高鐵服務、地勤服務、政府公職單位都是可以的。而且就隨便進入某一個行業,空乘專業畢業生也具有先天優勢,只要不是專業性超級強的行業,空乘專業學生都更具有優勢的,下面是宜賓所有開設有航空服務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同學們可以看一下文章,對這些學校做一個初步了解,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報考。

空姐的工資待遇怎么樣?
空姐的工資也有考核機制,和職場上大部分工作類似,也是多勞多得。而且不同的線路工資也不同,國際航線的空姐工資明顯要高一些,畢竟要和各國游客接觸,需要扎實的語言功底。目前國內航空公司的空姐月薪在8000左右,她們的底薪2-4千元左右,剩下的靠飛行小時費積累,平均每小時10-12美元的薪資,要是每周都能飛40小時以上,就可以月入過萬了。
空乘專業招生(身體)條件
身高與體重:空乘專業對身高有明確要求,女生在160cm至175cm之間,男生在172cm至185cm之間。
體重方面要求考生保持健康的體態,避免過胖或過瘦。部分院校會根據身高制定體重范圍,如身高-110±10%作為參考標準。
視力:雙眼矯正視力需達到一定標準,通常要求不低于0.5,無色盲、色弱、斜視等視力問題。部分院?;蚝娇展究赡芤蟾叩囊暳藴?,如矯正視力0.8以上。
健康狀況:考生需身體健康,無心臟病、高血壓、哮喘病史、精神病史等慢性疾病,能夠適應高空飛行環境。同時,裸露部位無明顯疤痕、紋身,無久治不愈的皮膚病,如頭癬、濕疹等。
體態與步態:考生需五官端正,身體勻稱,無明顯“O”型或“X”型腿,行走時無明顯內外八字步。
宜賓航空專業學校有哪些
宜賓市航空職業技術學校
宜賓市航空職業技術學校是經四川省教育廳批準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2022年正式設立航空服務專業。學校位于宜賓市敘州區,占地面積120畝,擁有完善的航空模擬實訓基地,包括1:1機艙模擬室、安檢實訓室和票務服務系統。該專業重點培養空乘服務、機場地勤、航空安全等技能人才,課程設置涵蓋民航概論、客艙服務、航空英語、應急處置等內容。
學校采取“校企雙元”培養模式,與四川航空、宜賓五糧液機場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學生每年可參與機場實地輪崗實習。師資團隊由具有民航從業經驗的資深教師和行業專家組成,80%的教師持有民航從業資格證書。2024年學校投資建設數字化航空服務教學系統,采用VR技術模擬緊急撤離、客艙滅火等場景化教學,提高實訓成效。
就業方向涵蓋國內主要航空公司、機場地面服務及高鐵動車組服務領域,近年來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92%。學校還設立航空服務禮儀大賽、民航英語演講等特色活動,并與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中高職銜接合作,為學生提供升學通道。
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作為省級重點中職學校,宜賓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于2023年新增航空服務專業。學校依托臨港新區的區位優勢,重點打造航空物流與旅客服務相結合的特色培養體系。建有標準化形體訓練室、民航播音實訓室,配備動態登機橋模擬設備和離港值機操作系統,專業設備總值超過800萬元。
課程設置突出民航服務技能與現代物流管理融合,開設民航貨物運輸、危險品識別、航空客戶關系管理等特色課程。與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第五學期可參與實際航班保障工作。學校聘請8名具有10年以上航空從業經歷的兼職教師,定期開展職業素養專題講座。
學校實施“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雙證制度,組織學生考取民航安檢證、IATA貨運證書等資格認證。近年來通過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培養出多位民航服務技能競賽獲獎選手。2024年與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打通航空服務專業中高職貫通培養通道。
宜賓市南溪職業技術學校航空服務部
宜賓市南溪職業技術學校自2020年開設航空服務專業,是川南地區最早開設該專業的中職院校。專業方向細分為空乘服務和航空地面保障兩個模塊,建有川內首個中職機場安檢綜合實訓中心,配備X光機、金屬探測門等全套安檢設備。開設特色課程包括航空醫學急救、航空地理、茶藝服務等。
學校實施準軍事化管理,注重學生職業形象塑造,每日開展晨間形體訓練和職業妝容課程。與春秋航空聯合開發《低成本航空服務規范》校本教材,將真實工作案例融入課堂教學。建有航空服務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支持學生創辦模擬航空公司,開展客艙服務創新設計項目。
畢業生分布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宜賓五糧液機場等單位,部分優秀學生通過單招考試進入中國民航大學繼續深造。學校定期舉辦航空服務類專場招聘會,與12家航空企業建立穩定合作關系,2024屆畢業生實習留用率達到85%以上。
宜賓市工職校航空服務專業
宜賓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于2021年設立航空服務專業,依托學校省級示范專業建設資源,形成“航空服務+智能制造”的復合型培養特色。建有民航特種車輛模擬駕駛室、機務維修基礎實訓室,注重培養兼具服務技能與設備操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課程體系包含航空機電設備認知、機場特種車輛操作等交叉學科內容。與四川航空發動機維修公司合作開發航空器認知課程包,學生可接觸真實航空器部件拆裝。設立航空服務創新創業工作室,指導學生開發智能航顯系統改進方案,在2023年全省中職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獎。
學校投資建設民航應急救護實訓中心,配備CPR訓練模擬人和航空專用擔架設備,將應急救護能力作為核心培養目標。與成都航空旅游職業學校開展師資互聘,共享航空服務數字化教學資源庫。畢業生主要在機場設備操作、航空貨運代理等領域就業,崗位適應能力受到用人單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