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畢業讀空乘專業,畢業后能干什么工作?針對這一問題,相信大部分同學以及學生家長都知道以后可以當空乘,但是要求很高,可能很多同學不一定有機會成為一名空乘,想要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工作可以做,其實空乘專業畢業后可以從事的工作非常做,像高星級酒店服務、旅游服務、游輪高鐵服務、地勤服務、政府公職單位都是可以的。而且就隨便進入某一個行業,空乘專業畢業生也具有先天優勢,只要不是專業性超級強的行業,空乘專業學生都更具有優勢的,下面是杭州所有開設有航空服務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同學們可以看一下文章,對這些學校做一個初步了解,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報考。

男生讀航空服務專業優勢有哪些?
體力優勢
在人們的印象中空乘這一崗位是一個很輕松休閑的工作,但其實空乘是需要大量的體力,飛機艙門是很沉重的,各方面的體力壓力等,因此男生由于先天的體能優勢選擇空乘專業很有前景。
就業壓力小
由于在空乘領域中,從業者大多是都是女性,而男性較少,秉持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空中乘務專業的男生在還未畢業時便被各大航空公司提前預定,具備著很明顯的就業優勢,空少也是很受歡迎的。
選擇空中乘務專業的男生會給人一種安全感
由于空姐都是女性,天生的柔弱反倒沒有那么足夠的安全感,在飛機飛行中,男空乘不僅能夠為乘客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照顧同一機組的空姐,與此同時會更加兼顧負責乘客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為保障人機安全和處理各類突發事件,在工作時也明顯的具備著優勢。
杭州航空專業學校有哪些
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
杭州市中策職業學校是浙江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創辦于1959年。學校開設航空服務專業,致力于培養具備航空服務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專業課程設置涵蓋民航概論、客艙服務、航空安全與應急處置、民航服務禮儀等,同時注重英語口語和溝通能力訓練。學校配備模擬客艙實訓室、值機柜臺模擬系統等先進設施,通過校企合作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中國東方航空等單位建立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
學校實行“雙導師制”,由校內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學生的技能學習和職業規劃。畢業生可通過高職單招、中高職一體化培養等方式升學,也可直接進入航空公司、機場地勤、高鐵服務等領域就業。近年來,該專業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多次獲獎,展現出較強的競爭力。
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
杭州市旅游職業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其航空服務專業依托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的資源優勢,形成了“航空+旅游”的特色培養模式。專業核心課程包括民航旅客運輸、航空地理、空中乘務實務、形體訓練等,同時融入茶藝、急救知識等拓展課程。學校與廈門航空、杭州亞運會組委會等單位合作,定期開展航空服務技能競賽與職業體驗活動。
校內建設有仿真空乘實訓艙和機場安檢模擬系統,通過情景化教學強化學生的應急處置能力。該專業畢業生對口就業率達85%以上,部分優秀學生通過“3+2”模式進入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等高校深造。學校還開設日語、韓語選修課,為國際航班服務崗位輸送復合型人才。
杭州技師學院(中等職業部)
杭州技師學院中職部是浙江省首批改革發展示范校,其航空服務專業側重技術技能融合培養。除常規航空服務課程外,增設航空器基礎知識、無人機操作等特色內容,形成“地面服務+航空器認知”的雙線教學體系。學校與浙江長龍航空合作開發活頁式教材,采用工學交替模式,安排學生在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開展崗位實訓。
學校建有數字化航空服務實訓中心,配備VR客艙安全演練系統和智能語音訓練平臺,重點培養學生的信息化服務能力。畢業生可考取民航安全檢查員、IATA客運證書等職業資格,近三年專業對口升學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學生進入中國民航大學等高等院校繼續深造。
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中等職業學校
作為蕭山區規模最大的公辦職校,該校航空服務專業重點培養機場地勤服務人才。課程設置突出地域特色,開設跨境電商物流、保稅倉儲管理等選修模塊,契合杭州臨空自貿區建設需求。學校與杭州機場海關、圓通航空等建立校企合作共同體,共建航空物流實訓基地,實現課程內容與崗位標準的深度對接。
專業實行“1+X”證書制度,學生在校期間可考取民航貨運員、危險品運輸認證等資質。學校聘請航空公司在職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中國國際航空貨運博覽會等實踐活動,畢業生廣泛就職于蕭山國際機場貨運部、順豐航空等企業。
杭州市余杭區閑林職業高級中學
閑林職高航空服務專業依托余杭數字經濟優勢,打造“智慧民航服務”方向。專業課程融入人工智能基礎、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化內容,建設智能航顯系統模擬實驗室和航空客戶服務數據分析平臺。學校與阿里巴巴旗下飛豬旅行、杭州城市大腦公司合作開發數字化服務實訓項目,培養學生運用新技術解決民航服務問題的能力。
該專業實施分層教學模式,設立“創新實驗班”,為有志于升學的學生提供強化輔導,近年本科上線率穩居全市同類專業前列。就業方向涵蓋智能客服訓練師、航空數據分析員等新興崗位,適應民航產業數字化轉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