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都江堰市塔子壩中學創建于1958年,位于充滿古代智慧和孕育現代文明的奎光古塔之下,是一所具有四十五年豐富辦學歷史的市直屬高完中。2000年,經都江堰市教育局調整,塔子壩中學單設初中。一個年級為12個班級。震后重建于濱江小區邊。學校線有教職工1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80余人),初中教學班36個,在校學生1400余人。學校占地17367.8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2607平方米。
近期所獲榮譽:2014年度下學期,校健美操隊組隊不到一年,首次參賽就囊括三個全國第一,蜚聲全國。
學校背景
都江堰市塔子壩中學創建于1958年,是一所公辦成都市義務教育示范校,學校先后被授予四川省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作項目學校、成都市文明單位標兵、成都市校風示范學校、成都市示范家長學校、成都市中小學實驗教學示范學校、成都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成都市先進基層團組織 、都江堰市德育先進學校、都江堰市初中教育教學工作顯著學校,是社會普遍認可的優質教育品牌。
由上海市援建的新學校于2008年11月開始震后重建設,2009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學校地處都江堰市經濟開發區,環境優美,教育設施先進齊備,學校投入6500萬;總面積52畝(其中建筑面積16920平方米),將容納36個班級,1620名學生。新塔中將堅持“塔高樹德,壩闊學遠”的辦學理念,以“以德為先、以人為本、張揚個性、全面發展”為培養目標,形成“多平臺、高質量、有特色”的辦學模式,奠定個體競爭優勢,面向個體終身受益。
塔中教育理念
學校園文化建設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宗旨,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為具體目標,突出“塔高樹德,壩闊學遠”的辦學理念,塔中原址奎光塔側,新塔中以“塔高”為辦學宗旨,追求高素質、高理想、高境界;以“樹德”為先,在繼承傳統優秀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培養社會主義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社會責任感的新型人才;以“壩闊”為平臺,努力為師生的專業發展和全面發展開拓渠道、創造機會;以“學遠”為育人目標,著眼學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適應時代發展和未來建設的人才。強化“學風、教風”建設,把教師的發展、學生的進步作為學校發展最終的目標,形成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
學校文化特色
1、在校園環境建設開發上。目標:創美環境、創優設施、體現育人、重視開發。具體任務:根據災后重建的新校區布局,把學校規劃成四個專題教育區域:德育教育區、校園書香區、特色創新區、體育運動區,主要通道處相應設置:宣傳欄、閱報欄、教學與研究宣傳欄;信息廣告欄和光榮榜;思想政治宣傳欄;校務公開宣傳欄;團隊宣傳欄;身心健康宣傳欄;報刊信息宣傳欄等。
2、在課程文化資源開發上,學校在初一年級第一學期的必修課程中,增設每周2課時的“藝術和人生”的課程,旨在增強學生的人文知識,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開設了“開發學習潛能”的心理必修課程,幫助學生調控學習心理;在拓展型課程建設上,學校教師自編教材,開設人文和科技等方面課程供學生選擇,幫助學生改善學習方式,學會科學研究,培養創新思維,走進社會。
3、在教師文化建設方面,形成了二個系列,一是制定教師專業發展的自我設計及3年計劃,學校還從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修養和專業精神、教學研究能力和課堂教學創新、一專多能拓展專業發展空間及成長為專家型教師5個層次上提出要求和實施相應的培養計劃。4、學生文化建設方面,學校修定和下發與本校培養目標相關的《學生成長手冊》,學生除了組建有團委會、學生會、學生自律委員會外,還成立了社團聯合會、志愿者隊伍等,以實施全方位的自主管理,體現全體學生的和諧發展和充實的精神生活。
5、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制定《學校管理實務》手冊,科室和人員分別制定了常規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要求,同時還制定有民主管理制度和校務公開制度,學校既注重組織體制和規章制度的建設,更重視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蘊,在依法、高效、規范管理的基礎上,實現情感管理,以共同的價值觀來構筑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機制,從而形成議政充分民主、行政雷厲風行、監政及時到位的現代學校管理文化特色。
學生社團的組織建設:團委會、學生會、《塔鐘》文學社、《塔鐘之音》廣播站、《塔鐘》電視臺、民樂隊、女子合唱隊、快樂動漫社、科創興趣小組、排球隊、田徑隊、乒乓球隊、健美操隊、輪滑隊、跆拳道隊、柔道隊等開展的活動,成為學生個體學習、生活、創造、發展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