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想要讀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同學能更好的選擇黔東南的職校,老師把黔東南部分開設有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且學校教學質量比較好的學校做了整理和學校信息分享,同學們可以看一下文章內容,簡單的了解一下這些學校,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就讀。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薪資水平如何?
應屆畢業生普遍起薪在 ?4000~7000元/月?,其中技術類崗位(如游戲開發、VR開發)起薪高于設計類崗位。
職教體系畢業生(如中職升大專/本科)起薪中位數約 ?5500~6500元/月?,但一線城市技術崗可達 ?8000~15000元/月?。
黔東南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校有哪些
凱里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
凱里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內規模較大的公辦中等職業學校之一,學校以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為宗旨,注重專業與產業需求對接。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是其重點建設方向之一,主要面向平面設計、影視后期制作、動畫制作等領域。專業課程涵蓋圖形圖像處理、三維建模、短視頻創作等內容,配備多媒體實訓室、攝影棚、非線性編輯實驗室等現代化設施,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平臺。
學校師資隊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多數教師具備企業實踐經驗,部分教師曾參與州內文化創意產業項目。近年來,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引入企業真實項目案例,組織學生參與地方文旅宣傳、民族文化數字化保護等實踐活動。畢業生可從事廣告設計、影視制作、新媒體運營等崗位,部分學生通過職教高考升入高職院校深造。
黔東南州工業學校
黔東南州工業學校是一所聚焦工科技術教育的中職學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結合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突出民族特色與數字化轉型融合。專業教學分為基礎模塊(攝影攝像、PS技術)與進階模塊(虛擬現實應用、交互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意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學校建有數字媒體創意工坊,配備高性能計算機、數位板、VR設備等,支持學生完成從設計到成品的全流程實踐。
學校與本地多家傳媒公司、電商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學生參與企業實訓和技能競賽。師資團隊由專業教師與行業導師共同組成,引入非遺傳承人參與課程設計,將苗繡、侗族建筑等民族文化元素融入數字媒體創作。近年來,學生作品在省級技能大賽中多次獲獎,部分畢業生進入文化傳播公司或自主創業,助力地方產業發展。
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
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以服務縣域經濟為核心,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以培養鄉村數字人才為目標,側重電商視覺設計、短視頻運營等方向。課程設置包括電商美工、直播技術、新媒體文案策劃等,結合本地農產品推廣需求,開展實戰化教學。學校建設有直播實訓基地和電商工作室,學生可直接參與縣域農產品品牌打造及線上營銷項目。
學校注重產教融合,與黔東南州內電商產業園、文旅公司簽訂合作協議,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專業教學中融入苗族歌舞、節慶文化等元素,引導學生利用數字技術傳播民族文化。畢業生多就職于本地電商企業、旅游景區宣傳部門,部分學生通過中高職貫通培養進入對口高職院校學習。
黃平縣中等職業學校
黃平縣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以“技術+藝術”為特色,重點培養影視剪輯、動畫制作、UI設計等領域技能人才。專業設置影視編導、數字繪畫、交互界面設計等課程,配備專業級影像設備和蘋果設計機房,滿足高質量創作需求。學校聯合本地融媒體中心開展實踐教學,學生可參與微電影拍攝、公益廣告制作等項目。
教師團隊包含多名省級技能大賽獲獎教師,定期組織學生參加行業認證考試。學校與貴陽、凱里等地數字媒體企業共建實習基地,提供崗位定向培養機會。近年學生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部分優秀畢業生進入省級影視公司或成立個人設計工作室,成為推動區域新媒體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劍河縣中等職業學校
劍河縣中等職業學校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注重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涵蓋網頁設計、移動端應用開發、融媒體運營等內容。學校建有虛擬演播廳和數字媒體資源庫,引入項目化教學模式,學生可參與校園電視臺運營、地方文旅宣傳片制作等實際任務。專業還開設無人機航拍技術課程,拓展學生的技術應用場景。
學校與省內高職院校開展“3+2”聯合辦學,打通學歷提升通道。師資隊伍中既有深耕教育多年的高級講師,也有來自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顧問。近年來,學生團隊在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數字藝術類賽項中表現突出,畢業生廣泛就業于廣告公司、網絡科技企業及政府宣傳部門,部分創業者利用新媒體平臺推動本地非遺產品市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