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空乘專業是需要面試的,面試通過切符合學校招生條件即可正常報名,面試流程一般有初試(10秒形象初篩:身高、疤痕、體態;形體展示:走姿、站姿、協調性)復試(一分鐘自我介紹;英語測試;職業素養問答)體檢終審(指定醫院按民航標準檢測含肝功、心電圖等28項;背景審查),當然不同的學校面試要求可能還會有一定差異,濮陽開設有航空服務專業的中等職業學校還是比較多的,老師對這些學校的信息做了整理,同學們可以看一下學校情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空乘專業就業待遇怎么樣?
航空業是眾所周知的高收入職業,目前國內月薪在8000-10000元的人群僅占據13%,而正式空乘人員薪資約在10000-15000元,待遇是非常不錯的。根據多飛多得的機制,國際國內航線的調整以及職位的變更,收入會有不同程度的浮動。
空乘專業招生硬性條件
1.形體要求:除了基礎身高,還要求體重(kg)=身高(cm)-110±10%范圍內。去年就有位163cm的女生因為體重超標5kg在體檢環節被淘汰
2.健康指標:裸露部位不能有明顯疤痕,這個標準執行越來越嚴格。有個真實案例:某考生手背有1cm燙傷疤痕,用遮瑕膏遮蓋被發現后取消資格
3.學歷門檻:
初中畢業生可報考3+2五年制大專
高中生可通過分類考試或高考錄取
中專生需提供在校成績單參加自主招生
濮陽航空專業學校有哪些
濮陽航空服務中等職業學校
濮陽航空服務中等職業學校是經河南省教育廳批準設立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專注于培養航空服務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學校位于濮陽市華龍區,占地面積約80畝,配備現代化教學樓、實訓中心和模擬機艙設施,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習環境。學校以航空服務為核心專業,課程涵蓋民航基礎知識、客艙服務、航空安全、形體禮儀、英語溝通等模塊,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與服務意識。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聘請了具有民航從業經驗的專職教師和行業專家授課,定期邀請航空公司職員開展職業講座。校企合作方面,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海南航空等企業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實習和就業機會。近年來,畢業生主要就職于國內航空公司的空中乘務、地勤服務、票務管理等崗位,升學率與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校園文化建設以“專業、責任、優雅”為理念,鼓勵學生參與禮儀大賽、模擬艙實訓等活動,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等專業學校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依托濮陽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資源,于2023年新增航空服務專業,旨在適應民航業快速發展的需求。學校位于濮陽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校區與高職共享實訓基地,包括航空服務模擬實訓室、語言訓練室等,為學生打造真實的工作場景。航空服務專業課程體系突出實用性,涵蓋民航概論、機場運營管理、應急處理、職業形象設計等,強調英語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服務技能的培養。
學校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現有航空服務專業教師中80%具備民航企業工作背景或國家級職業資格證書。學校與東方航空、河南機場集團等企業簽訂了定向培養協議,部分學生可通過“中高職貫通”模式升學至濮陽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深造。校園管理嚴格,注重學生紀律性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定期開展航空職業技能競賽,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畢業生可通過校招進入國內民航企業,或報考對口高職院校的航空相關專業。
濮陽華翔職業技術學校
濮陽華翔職業技術學校成立于2010年,是濮陽市人社局直屬的民辦中等職業學校。2024年,學校響應市場需求開設航空服務專業,重點培養面向民航地面服務、空中乘務領域的技術型人才。學校位于濮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了航空安檢實訓室、值機模擬系統等先進設施,并與本地航空培訓機構合作開發課程。教學內容包括航空地理、民航法規、客戶服務心理學等理論課程,以及禮儀訓練、應急處置等實踐課程,課程設計貼近行業標準。
學校采用“訂單式培養”模式,與春秋航空、華夏航空等企業合作設立“航空服務定向班”,企業全程參與課程設置和實習考核。學生可通過“2+1”學制完成學業,前兩年在校學習,第三年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學校注重個性化發展,開設茶藝、演講等選修課,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近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航空服務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成為豫北地區航空服務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濮陽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濮陽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公辦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25年新增航空服務專業,重點培養民航運輸服務與機場運營管理人才。學校位于濮陽市清豐縣,擁有標準化運動場、多媒體教室及航空服務仿真實訓平臺,設備總投資超500萬元。專業課程設置以民航崗位需求為導向,涵蓋航空票務系統操作、行李運輸管理、航站樓服務流程等內容,并增設韓語、日語等小語種選修課,適應國際航班服務需求。
學校實施“軍事化管理+職業化教育”的雙軌模式,聘請退役軍人擔任輔導員,強化學生的紀律性和抗壓能力。師資團隊由高校航空專業教師與企業培訓師共同組成,采用案例教學法提升課堂互動性。學校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立人才輸送通道,部分優秀學生可優先推薦至鄭州機場就業。同時,學校與省內高職院校合作開展“3+2”分段培養計劃,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