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貴州排名前五的廚師學校有:貴陽女子職業學校、畢節信息工程學校、貴陽鐵路工程學校、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畢節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一、2024貴州排名前五的廚師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廚師學校名稱 | 廚師學校地區 | 廚師學校地址 |
1 | 貴陽女子職業學校 | 貴陽 | 貴州省百花大道貴陽馨鴻賓館南側正東方向58米 |
2 | 畢節信息工程學校 | 畢節 |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 |
3 | 貴陽鐵路工程學校 | 貴陽 | 和尚坡鐵路技校旁白云大道 |
4 | 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 安順 | 安順市鎮寧縣東大街開發區276號 |
5 | 畢節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 畢節 | 畢節市五里坪 |
注:以上廚師學校排名是93招生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4貴州排名前五的廚師學校簡介
1、貴陽女子職業學校
學校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貼近社會和市場實際需求培養具有素養高和技能強的實用型,管理型、創業型人才。近年來,在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全校教職工本著“為學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傾其所能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服務,辦好讓家長、社會、政府滿意的職業教育。在辦好中專和職高的同時,努力構建中職與高職的立交橋,成功走出了一條多層次多渠道的辦學之路。
專兼職教師257人,其中高級教師51人,具有行業企業經歷的教師96名,心理咨詢師、拓展教練、創業培訓師、國家職業核心能力測評師、戶外運動指導員、人力咨詢師、普通話測評員、禮儀測評員等新型師資30余名。有14名教師參加了中職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10名教師參加了中職省級骨干教師培訓,有國家級優秀創業培訓師2名,省級骨干教師1名,市級骨干教師6名,校內骨干教師10名,碩士27名,另有25名教師正在攻讀碩士學位。
學校開設有中餐烹飪、旅游服務與管理、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咖啡烘培與制作,美容美體、美發與形象設計,婚紗攝影、美術設計與制作、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學前教育、會計電算化、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客服服務。
2、畢節信息工程學校
學校地處畢節市新城區中心,環境優美、交通便利,是學生求知深造、教師施展才干的優選之地。學?,F有占地面積近70畝,辦學基礎設施完善,建有計算機應用實訓室、會計模擬實訓室、電焊工藝實訓室、鉗工實訓室、中式烹調實訓室、酒店服務與管理實訓室、客戶服務與管理實訓室、多媒體電教室、校園網絡等教學教育設施。
學校目前在編教職工72人,專任教師49人,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達96%,中、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人數的83%,雙師型教師占33%。學校還長期聘請有關專家、學者、教授、各類職業教師等20余人到校講課和傳授專業技能。
3、貴陽鐵路工程學校
建校近30年來為鐵路和地方建設發展培養、培訓了各類技術人才1萬多人,在幾代教職工的辛勤耕耘下,取得了累累碩果,桃李滿天下,為職業教育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學校在提高辦學實力的同時,不斷摸索拓寬辦學渠道,提高辦學層次,堅持走校校聯合、校企聯合的辦學路子,在貴州省建立了多個城鄉聯合辦學教學點,并與貴州大學成教院、貴州財經學院成教院聯辦,同時還是中央黨校鐵道分院的函授學區。與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各子、分公司簽訂了實訓、就業基地協議,并與北京、“長三角”、“珠三角”等多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學校還不斷更新管理理念,向管理要效益,于2004年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認證,為學校的發展壯大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校有一支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素質高,責任心強,教學能力和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18人,占25%;中級職稱37人,占52%。實習指導教師??茖W歷4人,中職學歷5人,占90%;高級職稱2人,中級2人,初級6人,各占20%,20%,60%。理論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40人,占56%;專任教師中能獨立制作、運用課件的教師占42%,體現了我校教師良好的實踐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學校教師譚詩偉、吳洪靜為“貴州省技工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協會學術委員會”基礎課教研會成員,鄧瑞新、郭樹陽為機械類教學及技能訓練教研會成員;劉健為貴州省職教學會制圖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貴州省安全生產協會理事。
學校歷來重視教師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教師素質和業務水平。每年以“請進來”的方式邀請省內外職教專家到校進行專題講座;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假期派遣教師到有關院校、工廠、施工一線進行新知識、新設備、新工藝、新方法的專業及技能培訓。
4、安順民族職業技術學校
學校地處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緊鄰鎮勝高速公路,距安順市區25公里,距黃果樹大瀑布15公里,距龍宮風景區僅10公里,交通極為便利。作為安順市現存 唯一一所市屬中等職業學校,它有著優美的育人環境,背靠巍峨挺拔的鎮寧山,斜依蒼翠蔥郁的青龍山,與幽逸奇趣的犀牛洞隔溪相望,校內小溪潺潺,綠樹成蔭, 建筑錯落有致,被原國家教委領導譽為“盆景學校”,音樂樓還享有“小布達拉宮”的美稱。
學校教學設施完備,師資力量雄厚?,F擁有價值1000余萬元的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館藏書6萬余冊,閱覽室有上百種優秀期刊可供學生借閱,覆蓋整個校區的計 算機網絡,實現了教育資源的互通與共享。目前,學校有40余個教學班,特別開設有少數民族幼兒雙語師資班,在校學生3180人,少數民族學生占 36.4%。開辦有學前教育、旅游、計算機三個專業群,與省內外兄弟學校聯辦有學前教育???,電子與信息技術、會計電算化、數控技術應用、模具設計與制 造、機械制造與控制、汽車制造與維修等10余個專業。專任教師90人,高級職稱25人,中級職稱38人,均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22人分別參加華東師范大 學、貴州師范大學、貴州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師資力量雄厚。
隨著國發2號和黔黨發15號文件對貴州特別是對安順的政策支持逐步到位,下一步,我校擬投入1.83億元,進一步完善辦學設施,打造成在校生6000人,有500名教職工的大型國家級示范學校。
多年來,我校一直采取上掛下靠橫連等方式開展聯合辦學,與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貴州省物資學校、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貴州省電子工業學校、重慶市渝北職業教育中心、重慶市旅游學校等省內外兄弟學校聯合開辦工科類、管理類專業,擴展了專業選擇范圍。
5、畢節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畢節職業中學2002年學校被確定為“畢節市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2004年被確定為“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同年成為“千鄉萬才”會員學校;2005年被確定為“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畢節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畢節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培訓”縣級教學點和“畢節市煤礦職工”培訓基地;2008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縣級職教中心”項目學校。
學校于1985年被團中央授予“活躍的中學生活”先進學校;1992年被團中央授予“合格鄉校”稱號;1997年被評為畢節地區“德育先進學校”,1998年被市綜治辦評為“社會安定綜合治理達標單位”;2005年被評為畢節市“德育先進學校”;2006年被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農業廳、扶貧開發辦等七部門聯合表彰為“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998年、1999年在地區職業教育督導評估中,分別被評為“第一”和“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