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遵義排名前五的消防工程技術學校有: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遵義職業技術學校、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綏陽高級職業技術學校、遵義計算機學校。

一、2024遵義排名前五的消防工程技術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消防工程技術學校名稱 | 消防工程技術學校地區 | 消防工程技術學校地址 |
1 | 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 | 遵義 | 貴州省遵義市福州路中段 |
2 | 遵義職業技術學校 | 遵義 | 貴州省遵義市福州路中段 |
3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遵義 | 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洪江技校 |
4 | 綏陽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 遵義 | 綏陽縣幸福大道旁原535子校 |
5 | 遵義計算機學校 | 遵義 |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長征鎮顏村 |
注:以上消防工程技術學校排名是93招生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4遵義排名前五的消防工程技術學校簡介
1、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
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系政府辦學,隸屬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雙重管理。2002年2月,由原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高級中學、貴州省重點技校遵義市技工學校、貴州省重點技校長征電器公司技工學校“三校整合”而成。2005年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1年10月成為國家1000所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學校。
學?,F有教職工224人,其中專任教師145人,高級職稱36人,中級職稱75人,“雙師型”教師達到75%以上,在校學生4300余人。開設專業有:機電技術、數控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維修電工、模具鉗工、汽車駕駛與維修、旅游酒店服務、學前教育、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二十二個專業。建有校園網、遠程教育網、多媒體教室、電子閱覽室;擁有機電、數控、電子、學前教育、旅游酒店服務等專業實習基地14個。形成了機電技術、電子技術、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旅游與酒店管理 “五大拳頭專業”。
學校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面向市場和社會實行多層次辦學,致力于“求實、創新、敬業、文明”的校風建設,實行 “六個一”綜合素質和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技能。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績效工資制,制度規范,管理嚴格。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就業安置渠道暢通,目前,“貴州省第五十五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遵義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業與再就業培訓基地”、“遵義市匯川區農廣校”、“匯川區公務員計算機培訓中心”等設在我校。學校實行“職業培訓—技能鑒定—職業指導—就業安置”一條龍服務,為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培養初中高級適用型技術人才。
學校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取得了豐碩的育人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學生家長的認可。近幾年來,學校榮獲“遵義市匯川區先進學校”,“貴州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貴州省職業技能鑒定先進集體”,“遵義市文明單位”, “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文明風采’競賽優秀組織獎”,2010年榮獲“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2011年獲得“貴州省文明單位”,2008年至2011年,參加全市、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41個、二等獎51個、三等獎40個、優秀獎18個,學校因此連續四年被貴州省教育廳評為全省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
2、遵義職業技術學校
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位于貴州省遵義市福州路中段,系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的一所中、高級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鑒定的政府辦全日制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設立有貴州省第55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
學校占地面積6.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1萬平方米,圖書藏量8.1萬冊,在校學生4700余人,有專兼職教師244人(外聘136人),其中專任教師178人,高級職稱60人,中級職稱58人。開設有數控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模具設計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電器運行與控制、電子通訊技術、計算機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商務、旅游服務與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市場營銷、學前教育、建筑裝飾等16個專業;
形成了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旅游與酒店服務管理等五大專業群;在實訓基地建設上,獲得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2005年電子技術應用,2011年旅游酒店服務與管理),省級實訓基地2個?,F在校內建成12個實訓基地,56個實訓室;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0個。擁有價值2000余萬元先進的專業實驗實訓設備,包含數控車、數控銑、數控加工中心、車工、鉗工、電工、焊工、家電維修、電子技術實驗、單片機、傳感器、中西餐擺臺、客房服務、茶藝、舞蹈、琴房、畫室、計算機等50余間實驗實訓室;建有校園網、遠程教育網、電化教室、電子閱覽室。為我校學生的實習實訓提供了設備設施的保障。
2005年獲得“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稱號;2011年11月由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聯合批準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項目建設學校”。先后榮獲教育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司法部、中央綜治辦、全國關工委授予“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職工教育示范點”、“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道德培養實習基地”、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文明風采”競賽優秀組織獎;兩次榮獲中共貴州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文明單位”和中共遵義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全市文明單位”稱號。
近年來,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遷建工程系匯川區“高中階段教育突破工程”,地址位于董公寺鎮五星村,新校區計劃總建筑面積80427㎡,計劃總投資25000萬元,已完成投資6300萬元。
3、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貴繩集團。
英文全稱:GUIZHOU STEEL ROPE (GROUP) CO.,LTD.英文縮寫GSR。
貴繩集團位于歷史文化名城貴州省遵義市,是省屬大一型企業,全國冶金重點企業,目前國內最大的金屬線材制品專業生產基地之一,行業龍頭企業。
貴繩集團誕生于1966年,前身是中央“三線建設”重大戰略決策下建成的“八七廠”,曾用名“遵義金屬制品廠”、“貴州鋼繩廠”,1999年改制更名為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貴繩集團旗下有2家控股公司和2家全資子公司,企業總資產25.51億元。截至2013年末,有職工5660多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600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
貴繩集團以金屬線材制品為主業,四十多年來始終致力于鋼絲、鋼繩、鋼絞線生產和相關技術、設備、材料的研究與加工,形成了“巨龍”牌鋼絲、鋼絲繩和PC鋼絞線三個產品系列,年生產能力40萬噸,其中鋼絲繩產量居世界第一。產品通過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較好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同時出口到美洲、大洋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地區,廣泛應用于礦山開采、交通運輸、橋梁建設、海洋工程、港口機械以及船舶、輕工、汽車、軍工、航天、水利等行業。
圍繞線材制品的發展需求,依托自身資源,貴繩集團還著力發展相關多元產業,形成了房地產開發、園林綠化、機電工程、纖維制品、水電站、職業教育、印刷、勞保用品、物業管理、飲用純凈水生產等產業板塊。
貴繩集團堅持科學發展,注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推進,先后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全國“安康懷”競賽優勝企業、“全國冶金系統清潔文明工廠”、“全國冶金綠化先進單位”等榮譽。
展望未來,貴繩集團將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把做強做優金屬線材制品主業作為第一要務,扎實推進公司整體異地技改搬遷一系列工作,有效整合并充分發揮品牌、技術、人才、市場等綜合優勢,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企業持續健康運行,奮力鞏固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實現建設“世界一流知名金屬線材制品企業”的發展愿景。
4、綏陽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綏陽高級職業技術中學于1987年8月15日在貴州 遵義 洋川鎮古城路9號(行政區號520323,郵政編碼563300)注冊成立,主要經營培養職高學歷技術應用人才綏陽縣高級職業技術中學,坐落在貴州省內,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擁有一支團結、實干、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曾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教師,有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體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教師們憑著開放的教育思想,領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質,進取的態度,奉獻的精神和踏實的作風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
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為育人理念,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絡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著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贊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招生專業:學前教育、服裝設計與制作、旅游與酒店管理、農村電氣技術、計算機應用
5、遵義計算機學校
遵義計算機學校是由國家重點軍工企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0二設計研究所創辦的電子信息工業專業學校。它是來自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學院、南京航空學院等全國重點高校的航天人的智慧結晶。
遵義計算機學校是全國在計算機領域開辦最早的職業學校。自1992年創校以來,憑借多年的辦學經驗,完善的教學設備,科學的管理模式,獨特的教育方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計算機精英,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成為遵義各級行政部門、銀行、工商、稅務、郵政、公安、電信、移動、聯通、交通以及電腦公司等各行政企事業單位的技術中堅力量。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深造和就業機會,學校還跟省內外部分高校合作,新生入學可同時兼讀中專和大專班,三年畢業后,即可同時獲得中專和大專雙重文憑,并可升讀大學本科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