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連云港排名前五的計算機學校有: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

一、2024連云港排名前五的計算機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計算機學校名稱 | 計算機學校地區 | 計算機學校地址 |
1 |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 連云港 | 江蘇省贛榆縣青口鎮環城南路72號 |
2 |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 | 連云港 |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泰州南路8號 |
3 |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 | 連云港 | 連云港市開發區猴嘴鎮振云路30號 |
4 | 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 | 連云港 |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霞輝路1號 |
5 |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 | 連云港 | 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幸福中路58號 |
注:以上計算機學校排名是93招生網根據網友在本網的關注度進行排名,僅供參考
二、2024連云港排名前五的計算機學校簡介
1、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江蘇省贛榆中等專業學校成立于2003年8月,學校占地面積358.1畝,建筑面積100590.47平方米,實驗、實訓場所建筑面積34419平方米,實驗、實訓設備總值3722.22萬元;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為辦學方向,立足贛榆、服務周邊,積極對接地方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半工半讀、校企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近年來,學校不斷優化辦學結構,著力加強專業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力爭建成定位準確、特色鮮明、蘇北領先、以中職教育為主,中高職銜接為輔,兼顧繼續教育、技能培訓于一體的多層次、綜合性的職業學校。
經過十余年的積淀,學校形成了“崇德尚能、臻于至善”的校訓、“求真務實、協同創新”的校風、“愛生敬業、博學垂范”的教風、“樂學善問、慎思敏行”的學風。學?,F有全日制在校學生4100人,教職工341人,其中專任教師267人,長期外聘教師52人;研究生、碩士學位39人;省中心組成員3人、市中心組成員15人;市“333”骨干教師13人,市新“333”港城名師3人、骨干教師28人、區名師2人,市省“兩課”評比示范課4人、研究課18人;省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2個,二等獎6個;2019年江蘇省職業院校教學大賽(中職組)二等獎1個;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共獲國家金牌2個、銀牌1個、銅牌2個,省一等獎6個、二等獎50個、三等獎115個。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實行校系二級管理機制,下設12個職能處室,7個教學系部,開設交通運輸、土木水利、加工制造、財經商貿等七個大類18個專業,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建筑工程施工、電子技術應用為省級品牌專業,工程造價為省級特色專業,機電技術應用和電子(光伏)實訓基地為省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建筑工程施工專業群、汽車運用維修專業群、機電技術專業群為省現代化專業群,汽車運用與維修和建筑工程施工兩個實訓基地為省現代化實訓基地,學校為市職業學校大力建工特色專業學院。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目前辦學層次
五年制高職:畢業考核合格后頒發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大專文憑。“3+3”直升??疲呵?年在我校學習,后3年經進入聯辦高校就讀???。對口單招:對口高考難度低于普通高考,具有門檻低、參考人數少、升學率高、費用低、定專業早及就業前景廣闊等優點,是中考成績中等(440—640分)的學生考大學的最佳途徑。職業中專:實施2.5+0.5模式,即在校學習兩年半,至企業實習半年。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就業情況
近年來,學校努力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懂技術、精技能、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畢業生具有較高就業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學校與省內外79家企事業單位開展訂單招生、定向培養的校企合作,基本涵蓋所有專業。構建了以贛榆為基礎,遍及連云港、南京、蘇、錫、常、滬的實習就業網絡,合作企業規模大、實力強。每年的畢業季,學校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薪酬高,對口就業率達85%以上,一般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中職學生助學政策
凡就讀學校的學生在中專階段,每年均享受2200元的國家免學費政策,3年共節省6600元學費。按在校生12%比例的家庭困難學生可連續2年享受每年2000元國家助學金;還有5%的學生享受江蘇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專門針對家庭困難女生的“春蕾”助學,連續2年,每年享受1000元補助。另外,學校內設貧困家庭子女助學基金,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確保不讓任何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成人學歷教育情況
學校本著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充分發揮“職成教合一”優勢,以聯合辦學為突破口,實行校校合作,先后同東北財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揚州大學等17家高校聯合辦學,開展高起專、專升本等層次的成人學歷教育,有網絡教育、開放教育、函授等多種學習形式,構建起終身教育網絡。每年新生入學人數1500余人。
江蘇贛榆中等專業學校社會培訓情況
學校是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目前可對25個工種進行初、中級培訓和鑒定,年均培訓和鑒定10000余人次;學校是江蘇省建筑施工企業特種作業人員考核基地,具備建筑施工企業特種作業人員和企業安全生產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安監類)資質,年均培訓3000人次;學校校辦企業——贛榆東風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對C1駕駛員培訓,年均培訓3000余人次。
在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及領導的關心下,學校以“培養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辦學宗旨,緊緊始終以教育責任為自覺擔當,以內涵發展為戰略遵循,以人才質量為核心引領,打造硬實力、提升軟實力、擴大影響力,憑著肯吃苦、甘奉獻、勇爭先的精神,取得了一項又一項令人振奮的成績:學校是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首批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第三批江蘇省職業學校智慧校園。學校曾榮獲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職業學校教學大賽最佳組織單位、江蘇省德育特色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和諧校園等榮譽。
在新的起點上,學校將堅定不移地走“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之路,堅持改革創新、科學管理,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區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努力打造“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省內出名的中職名校”,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輸送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做出更大貢獻。
2、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簡稱灌南中專,位于灌南縣城西泰州南路,毗鄰風景如畫的碩項湖景區。學校始建于1999年9月份,原名為灌南縣教育中心,2009年改名灌南中等專業學校。學校占地300590平方米,建筑面積100108平方米。擁有76個專業實訓室,實訓基地建筑面積27260平方米,設備總值3610萬元?,F有專任教師246名,全日制在校生4437名。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是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學校、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省首批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實施單位、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建設學校,是縣規?;?、集約化發展職教集團的牽頭單位。是集職業教育、電大、遠程教育、教師培訓、社會培訓、勞務輸出于一體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先后榮獲全國職工教育培訓優秀示范點和江蘇省文明單位、職教先進集體、教科研先進集體、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辦學條件
學校圍繞地方產業結構,開設船舶制造與修理、果蔬花卉生產技術等17個專業,建成省級示范專業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3個、省級(高水平示范性)實訓基地3個、市級教學研究基地2個。
學?,F有教師224人,其中專任教師191人,師生比1:18.9,研究生1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1%,高級職稱5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29.8%,雙師型教師102人,占專任專業課教師的87.9%。先后有39名教師出國培訓,57名教師參加國家和省級培訓,涌現出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職業教育領軍校長培訓對象,連云港市首批名師等骨干教師70余人,國家職業技能考評員30人,省級中心教研組成員3人、副組長2人。學校為省級課改實驗校,教師承擔省級課題4項,市級課題10項,編印校本教材15本,出版中職規劃教材4本,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論文460余篇。
學校按照“充實數量、優化結構、提升師德、培養骨干、造就名師”的原則,實施骨干教師培養、專業帶頭人培養、“雙師型”教師培養、校企崗位互換和全員能力提升等“五大工程”,培育了一支“名師引領、雙師結構、專兼結合、校企互融”的教學團隊。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歷史沿革
1981年建校,校名為灌南縣職業中學。1999年由縣職業中學、縣廣播電視大學、縣教師進修學校、第二職業中學合并更名為灌南縣教育中心。2010年通過江蘇省首批四星級中等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驗收,經省教育廳批準,更名為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
2012年,由灌南中專牽頭整合縣衛生學校、財會學校、農廣校農干校、體校等八所“職”字頭學校,組建縣職教集團。2015年,被國家教育部、人社部和財政部聯合認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2016年學校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培養模式
學校探索以能力為本位的,適應用人需求、產業需求、崗位需求,突出職業能力訓練的校企融合、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基于工作過程,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相適應的、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高職銜接的專業課程體系,實施“引企入校、共建基地、定向雙元、訂單培養”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實現校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基地共建、人才共育,促進教學鏈、產業鏈、利益鏈的深度融合。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以中職教育為主體,以遠程教育、社會培訓為兩翼的辦學模式,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遵循“以市場需求為主導、以貼近產業為特色、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社會滿意為核心”的人才培養理念,著力培養“德技雙馨,手腦并用”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辦學模式為“一體兩翼”,以中職教育為主體,以繼續教育、社會培訓為兩翼的辦學模式,著力培養具有中專和中高級技能等級證書的藍白領技能人才。
學校遵循縣委、縣政府“創業富民、技能惠民、就業安民” 的職教發展理念,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做好社會培訓服務工作,為地方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江蘇省灌南中等專業學校未來發展
學校正以國示范項目建設引領學校步入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品質發展、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實現辦學集團化、育人校企合作化、專業建設特色化、教產研一體化,完成“市內拔尖、省內知名、全國有位”的“現代化、特色化、規范化、信息化”建設總目標。
3、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簡介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是連云港市東部城區唯一一所江蘇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批準的集學歷教育、短期培訓于一體的綜合性技工學校。學校位于連云港市海濱新城核心地帶——猴嘴,占地63畝。AAAA級景區花果山優美的自然風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獨特的企業用工優勢、大學城濃郁的人文氛圍、新港城大道便捷的交通條件,構成了海濱職教得天獨厚的育人環境。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以“厚德博學,精技成功”為辦學宗旨,秉承“成人、成才、成功”的辦學理念,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并與南京藝術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濰坊市衛生學校、鹽城工學院等多家院校聯合辦學,是多家航空、航海、鐵路公司工作人員特約培養單位、市勞動局醫化專業技能鑒定單位。學校還被指定為開發區各大企業用工基地、市電視臺播音與主持人選拔基地、南京藝術學院人才輸送基地。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不斷優化、整合教育教學資源,不斷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F有教職工80余名,中、高級以上職稱教師占70%。根據專業教學需要,學校還聘請了一批兼職講師、教授。高素質的教師群體充分保證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教學設施
學?,F開設醫藥化工類、機電汽修類、常規專業類、特殊高端專業類等數十個專業,并配備了各專業教學實習所需的專用設備和輔助設備,擁有化學、化工、藥物制劑、家電維修、電子裝配、電子測量、電子CAD、計算機等數十個功能室,現代化的實驗實習設備,為高質量教學打下了堅實的實訓基礎;校內閉路電視系統、校園網絡中心系統等現代化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學習條件。
連云港市海濱技工學校就業前景
學校地處云集3800多家名企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聚集度高,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對生產一線的初、中級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學校作為連云港開發區內唯一的一所技工學校,與區內企業廣泛開展合作交流,同時學校還與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簽訂了實習就業協議,建立了牢固的人才供求關系,開通了眾多的就業渠道。學生實習就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4、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
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簡介
學校創建于1986年,隸屬于江蘇省糧食局,是一所省屬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職業技術學校。學校前身是“江蘇省糧食技工學校”,2001年更名為“江蘇省經貿高級技工學校”,同年增掛“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校牌,2005年升格為“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2009年學校整體搬遷至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花果山下的新校區。新校區占地面積495.7畝,規劃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學?,F有各類學生6000余人,教職員工297人,其中,正高職稱6人,副高職稱83人。
學校設有糧油食品、機械工程、電子信息、汽車工程、經濟貿易5個系,有糧食、數控、機電、報關、物流、汽修、電子、服裝、計算機等26個專業。2010年學校農副產品加工、數控加工、計算機網絡應用、汽車維修、服裝制作與營銷被江蘇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評為江蘇省技工院校省級重點專業。2011年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2013年新增汽車營銷、室內裝潢設計專業。完成汽車維修與保養技術專業市級品牌專業建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品牌專業。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現代物流專業被評為江蘇省技工院校重點專業。
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辦學條件
學校擁有糧食、機電技術、數控技術、商貿物流、電子信息、汽車、服裝7個實訓基地。投資100萬元對糧油食品專業實訓室進行搬遷、改造,新建糧油質量物理檢驗室、糧油質量化學檢驗室、糧油食品微生物檢驗室、色譜分析室、模擬糧食倉庫、糧情檢查實訓室、糧倉機械實訓室等10余個實驗實訓室。聘請專家對“虛擬糧庫”進行系統設置,構建學校數字化糧食仿真實訓基地。獲批240萬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建設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實訓基地項目,省級機電一體化實訓基地600萬項目建設通過驗收,汽車實訓中心基本建成,港口物流省級實訓基地150萬項目建設已完成,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基本建成,省高水平現代化學校建設項目正在啟動。2010年學校成功申報省級課改實驗學校。2012年學校獲“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合作交流
近年來,學校與中儲糧鎮江糧油有限公司、江蘇省新海糧食儲備直屬庫、連云港鷹游紡機有限公司、田灣核電站、七一六研究所、上海大眾汽車、上海大潤發、青島海爾、法國歐尚集團、甲骨文OAEC人才產業基地、益海糧油、連云港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連云港東方遠通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學校培養教學和學生技能培訓的同時,結合校企合作,開展了以小型、應用、實用為主的教學科研課題和技術攻關研究。近年來與地方大中型企業合作進行技術攻關近50次。
江蘇省經貿技師學院所獲榮譽
學校先后榮獲江蘇省高水平示范性職業學校、江蘇省高水平現代化職業學校立項學校、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優秀示范基地、江蘇省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先進單位,江蘇省文明校園、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技工院校招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糧食行業突出貢獻獎、連云港市技能大賽先進集體、連云港市無償獻血先進單位,全國文明風采競賽組織獎等榮譽。
5、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簡介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是國家重點、省三星級職業中學。學校的前身為創建于1958年的連云港市錦屏職業高級中學,1982年成為市首批職業技術學校,1995年成為省重點職業學校,2003年兼并原連云港市幸福路職業中學,更名為連云港海州職業技術教育中心,2010年更名為“連云港海州中等專業學校”,一直沿用至今。
學校是一所老牌職業學校,學校受地理位置、校園面積、上級部門重視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校這幾年出現了發展的瓶頸。但學校努力克服困難,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把有限的經費盡量多用于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增加教學、科研、生活基礎設施,優化教育教學環境。今年學校投入三十余萬余元,新建了單招班計算機專業技能考試實訓室、汽修專業信息實訓室和烹飪專業技能實訓室,其中烹飪專業技能實訓室正在建設中,另外兩個實訓室已投入使用。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是海州區教育局直屬學校,國家重點、省三星級職業中學。學校歷史悠久,師資雄厚,曾榮獲市先進學校、市文明學校、市法治先進校、市先進基層黨校、市職業教育先進集體、市常規管理達標學校、市德育教育先進學校、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等榮譽稱號。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師中本科學歷占 94.5% ,中高級教師占 79.4% ,“雙師型”教師占 61% , 25% 的教師擁有市級以上的榮譽稱號。學校加大教育設施的投入,擁有適合職業教育的實習基地,各專業實驗室設備充足,有車工車間、鉗工車間、多媒體計算機房、汽修專業實訓基地、創業實訓室、廣告美術室、電子產品裝配室等 20 多個標準實驗室。擁有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報告廳、校園網等先進設備。
學校擁有一支師德師風好,整體素質優,具有較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一定科研創新能力,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教師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緣結構比較合理,規模相對穩定,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需要。
2019年在市、區主管部門領導關懷下,在校黨總支、校務委員會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全體教職工秉承一貫的吃苦耐勞精神,發揚繼續發揚“四千”精神,不畏艱難,克服了重重困難,想盡辦法招生。從招生方案的修訂、招生簡章的精心制作,招生對策、招生的宣傳發動,組織生源、新生入學到錄取審批等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管理體制
2019年,學校加強研究部署,將全面從嚴治黨納入總體布局,全年召開班子會議研究部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3次;制定黨員干部全年學習計劃,設立黨員專題活動日,明確學習主題;加強執紀督查、作風監督,充分落實定期檢查和抽查制度。
建立責任清單制度,突出個性,制定班子主體責任清單、書記清單、成員責任清單,用圖文等方式如實記錄清單履行情況,并定期公開,接受廣大群眾監督,建設服務型黨支部,利用專業特性做好社區服務工作。
著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內功修煉。明確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根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切實落實“一崗雙責”工作;落實定期報告制度,黨組織書記按要求向區委教育工委和派駐紀檢組書面報告主體責任落實情況,班子其他成員報告向書記報告履行“一崗雙責”情況。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培養
學校一直以來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學的首要位置。堅持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自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切實把學生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學工作的首位常抓不懈。
一是大力開展養成教育。學校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注重實效”的育人觀念,以文明班級評比為載體,以文明風采展示為紐帶,強化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著力推進校風校紀建設。學校一直貫徹和落實“健康第一”“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國家培養和輸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的中等專業人才。學校重視家校共建,堅持“三位一體”育人模式。
二是加強德育活動課程建設。重視愛國教育活動,堅持每周一的全校升旗日活動,組織學生、教師、中層干部、校長進行國旗下的演講活動,進一步提高了升旗儀式的教育意義。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校園”主題活動。培養學生養成樂于助人,勇于助人的優良品質。著重打造環境育人的功能,“要使學校的墻壁也說話”,力爭對全校師生產生持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中職生團課,學雷鋒志愿服務,“傳承雷鋒精神”誦讀活動,創文知識競賽,參觀革命紀念館,“我為五四寫首詩”征集活動,校園十佳歌手大賽等,寓德育于實踐教育、體驗教育、課堂教學,提高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選拔學生參加“菁菁杯”朗誦大賽,8位選手進入決賽,在海州區人民法院李廳長的指導下,學校學生參加市中職生模擬法庭的現場比賽,獲得了市三等獎榮譽,18單招1班陳茜茜、18動漫班朱恩可獲“優秀公訴人”稱號。
社團活動開展有序,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師生積極性高,參與率高,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在校團委的組織選拔下,學校成功組建了禮儀、廣播站、籃球、手工、鋼琴等社團。社團秉承“實實在在”的制訂計劃,“實實在在”的開展活動的精神,扎扎實實走內涵發展道路,利用學生社團這塊陣地,通過各種活動寓教其中,促進學生由單一型向復合型人才發展,彌補課堂教育不足,努力使學生實現“成長、成人、成才、成功”的目標!
連云港市海州中等專業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以“貼近產業辦專業,面向市場育人才”為辦學理念,以面向當地產業培育實用型人才,面向城市現代服務業培養服務型人才,面向現代先進制造業培養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為根本任務,努力實現學生高起點就業、發展性就業和優質就業。
對口單招成績多年居全市同類學校榜首。培養合格的中、初級實用人才萬余名, 95%的學生取得初、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就業安置率96%。學校重視德育工作,強調抓“三重”即 重基礎、重建設、重實效。抓好基礎道德建設、班集體建設,提高學生自我轉化的成效。近年來,學校將繼續按照“橫向溝通,縱向銜接”的思路,探索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