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開設會計專業的職業學校名單有: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黔東南州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貴州工商職業學院中專、貴州交通運輸學校、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專部等職業學校。

一、貴州開設會計專業的職業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 | 貴州省獨山縣獨山大學城東校區 |
2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 | 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紅江村 |
3 |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 遵義市匯川區團澤鎮洪江技校 |
4 | 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 | 貴州省 貴陽市 |
5 | 黔東南州民族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 貴州省凱里市經濟開發區凱開大道1009號 |
6 | 貴州工商職業學院中專 | 貴陽市清鎮市雙橋路105號 |
7 | 貴州交通運輸學校 | 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白云大道224號 |
8 | 貴州城市職業學院中專部 | 貴陽 花溪區 |
二、貴州開設會計專業的職業學校簡介
1、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簡介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始建于1986年,原名為獨山縣民族職業技術學校。是獨山縣唯一一所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原分為教學總部和實訓部,總部位于縣三橋,占地面積為20畝。實訓部位于飛鳳井,距縣城中心約3公里,占地面積為130畝。由于校區分兩部分,不便于管理和發展,為此,為了適應獨山縣職業教育的發展,2011年縣委、縣政府在縣城南部征地,并于2013初新建中等職業學校。新建職業學校位于獨山大學城東區,規劃用地規模312畝,辦學總規模6000人,總建筑面積約10.68萬平方米,總投資2.3億元,2013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9月21日學校整體搬遷。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硬件
學?,F設有黨支部、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政教處、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學生資助辦公室、實訓處、工會、團委、保衛組等機構,并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師資
編目前學校教職工總數實有112人(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29人),其中外聘教師35人。在冊學生數為1827人;電視大學在冊學員360人;已完成各種短期技能培訓953人。按照省政府教育9+3計劃,至2015年,獨山職校教師總數達到357人,在冊學生數6000人,每年培訓2000人,成人教育(電視大學)300人以上。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專業
學校先后開設有畜牧獸醫、農學、幼師、建筑、煙草、花燈藝術、財會、文秘、汽車檢測與維修、計算機應用、金屬加工(車工)、焊工、服裝設計與制作、電子電工技術等專業。新校建成后,擬增設美容美發及形象設計、財會電算化、園林綠化、學前教育、家政及社區服務等專業。
目前,骨干專業為計算機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服裝制作與生產管理專業。
按照規劃,學校每年計劃招收中職學生2000人,電大(城人教育)學員300人,各種培訓1500人次以上。
學校2013年列為百校大戰項目學校之一。2004年學校被認定為“陽光工程”培訓基地,2005年被貴州省扶貧辦確定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教學點”,2006年被縣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文明單位”,2007年被黔南州人民政府評為“勞務輸出先進單位”,同年,黔南州電視大學將學校定為獨山工作站,2013年被黔南州電視大學評為先進工作站。
多年來,學校認真貫徹“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方針,“以學生為中心,開拓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培育學生”,走“長班與短班結合、培訓與學歷教育結合”之路,讓農民、學校和社會互動發展和受益,進一步促進我縣職業教育的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獨山縣中等職業學校辦學特色
學?,F設有黨支部、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政教處、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學生資助辦公室、實訓處、工會、團委、保衛組等機構,并制定了相關管理制度[2] 。
目前學校教職工總數實有112人(高級職稱12人,中級職稱29人),其中外聘教師35人。學校先后開設有畜牧獸醫、農學、幼師、建筑、煙草、花燈藝術、財會、文秘、汽車檢測與維修、計算機應用、金屬加工(車工)、焊工、服裝設計與制作、電子電工技術等專業。新校建成后,擬增設美容美發及形象設計、財會電算化、園林綠化、學前教育、家政及社區服務等專業。目前,骨干專業為計算機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服裝制作與生產管理專業。
2、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簡介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原航天工業部所屬的貴州航天職工大學(1984年組建)和原國家勞動部所屬的貴州航天高級技工學校(1976年組建)。2000年5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組建,是省內第一批兩所高職院校之一。舉辦單位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事業單位法人由中央編辦管理,教學業務由貴州省教育廳主管,日常管理歸屬貴州航天管理局(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六一基地)。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教育力量
學院地處歷史文化名城——遵義市。在地方政府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六一基地的親切關懷和指導下,歷經三十七年的建設與發展,已發展為延安路校區(院本部)、419校區(理實一體)和洪江校區(中職和高技),三個校區分屬遵義市城區的紅花崗區、新蒲新區、匯川區三個行政區域。全日制在校學生8000余人,其中高職類學生5000多人;在崗教職員工近360人,其中專任教師200人,副高以上職稱近50余人。
延安路校區、419校區和洪江校區三個校區,占地500余畝,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8000多萬元,各類館藏紙質圖書30多萬冊,并配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學院擁有65個實驗實訓室,其中由中央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也是貴州省唯一的、由國務院扶貧辦授牌的國家級“扶貧培訓示范基地”有“數控技術實訓基地”和“電工電子技術實訓基地”,“十一五”期間承接省、市、區各類涉農培訓30000多人。并依托航天企業,建設了近百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專業介紹
學院以工科為主,突出機械、電子類重點專業,發展計算機、管理、藝術類優勢專業,形成門類齊全、協調發展的專業格局?,F有機械工程系、汽車工程系、電子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經濟管理系、基礎科學系等10個教學和研究機構,33個專業。其中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被貴州省授予“貴州省高職高專教育示范專業”。2011年新申報2個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業:
模具設計與制造和應用電子技術。學院依托航天優勢資源,傳承航天優秀文化,辦學理念清晰,定位明確,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學院已列為勞動部、信產部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機電項目)、國務院扶貧辦“雨露計劃”示范基地、國家職業資格考試考點、貴州省制造業信息化培訓基地、貴州航天高級技工培訓中心、貴州航天安全技術培訓中心、遵義市下崗失業人員培訓基地、匯川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紅花崗區再就業培訓基地。每年對內對外培訓鑒定1萬多人次,被中華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
3、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院中職部
貴州航天職業技術學校技校部簡介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貴繩集團。
英文全稱:GUIZHOU STEEL ROPE (GROUP) CO.,LTD.英文縮寫GSR。
貴繩集團位于歷史文化名城貴州省遵義市,是省屬大一型企業,全國冶金重點企業,目前國內最大的金屬線材制品專業生產基地之一,行業龍頭企業。
貴繩集團誕生于1966年,前身是中央“三線建設”重大戰略決策下建成的“八七廠”,曾用名“遵義金屬制品廠”、“貴州鋼繩廠”,1999年改制更名為貴州鋼繩(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貴繩集團旗下有2家控股公司和2家全資子公司,企業總資產25.51億元。截至2013年末,有職工5660多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600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人。
貴繩集團以金屬線材制品為主業,四十多年來始終致力于鋼絲、鋼繩、鋼絞線生產和相關技術、設備、材料的研究與加工,形成了“巨龍”牌鋼絲、鋼絲繩和PC鋼絞線三個產品系列,年生產能力40萬噸,其中鋼絲繩產量居世界第一。產品通過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較好滿足了國內市場需求,同時出口到美洲、大洋洲、歐洲、亞洲和非洲地區,廣泛應用于礦山開采、交通運輸、橋梁建設、海洋工程、港口機械以及船舶、輕工、汽車、軍工、航天、水利等行業。
圍繞線材制品的發展需求,依托自身資源,貴繩集團還著力發展相關多元產業,形成了房地產開發、園林綠化、機電工程、纖維制品、水電站、職業教育、印刷、勞保用品、物業管理、飲用純凈水生產等產業板塊。
貴繩集團堅持科學發展,注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推進,先后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全國愛國擁軍模范單位”、“全國環境保護先進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無償獻血促進獎”、全國“安康懷”競賽優勝企業、“全國冶金系統清潔文明工廠”、“全國冶金綠化先進單位”等榮譽。
展望未來,貴繩集團將深入實施“十二五”規劃,把做強做優金屬線材制品主業作為第一要務,扎實推進公司整體異地技改搬遷一系列工作,有效整合并充分發揮品牌、技術、人才、市場等綜合優勢,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企業持續健康運行,奮力鞏固國內行業領先地位,實現建設“世界一流知名金屬線材制品企業”的發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