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開設數控技術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有:西秀區安吉職業技術學校、余慶中等職業學校、黔東南州工業學校、貴陽交通學校、六盤水理工職業技術學校、貴州省水城縣職業技術學校、安順機械工業學校、貴州林業學校、貴州航空工業技師學院等中職學校。

一、貴州開設數控技術專業的中職學校名單一覽表
序號 | 學校名稱 | 學校地址 |
1 | 西秀區安吉職業技術學校 | 安順市西秀區蔡官鎮 |
2 | 余慶中等職業學校 | 貴州省余慶縣白泥鎮子營社區 |
3 | 黔東南州工業學校 | 凱里市二龍路309號 |
4 | 貴陽交通學校 | 貴陽市南明區新寨路359號 |
5 | 六盤水理工職業技術學校 |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老鷹山鎮東路 |
6 | 貴州省水城縣職業技術學校 | 貴州省水城縣雙水新區(以朵公園旁) |
7 | 安順機械工業學校 | 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蔡官鎮 |
8 | 貴州林業學校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扎佐鎮前進南路307號 |
9 | 貴州航空工業技師學院 | 貴陽市小河長江路1號 |
二、貴州開設數控技術專業的中職學校簡介
1、西秀區安吉職業技術學校
西秀區安吉職業技術學校簡介學校坐落于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蔡官鎮,毗鄰安順市西秀工業園。學校交通便利,南接安普高速,距市區僅十二公里。
學校始建于1972年,隸屬原貴航集團安吉鑄造廠,是一所工科類廠辦技校。自建校至90年代末期,學校為貴州航空企業輸送技術人才9000余人。2006年,學校歸屬安順市西秀區教育局管理。2009年2月正式更名為“安順市西秀區安吉職業技術學校”,是安順市唯一一所工科中等職業學校。“十二五”期間,學校將建設成為一所可容納3000名學生的現代化工科中等職業學校,并全力打造為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
學?,F開設有機械加工技術、模具制造技術、數控技術應用和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等專業,重點打造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為品牌專業。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實訓車間設備設施完善。
學校以毗鄰的貴州安吉航空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和新安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為學生實習和就業依托,密切與兩大軍工企業合作;關注安順市航空工業城和西秀工業園建設與發展,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江蘇省無錫市設立就業辦,拓展校企合作空間。
學校實施“品德+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加工制造業技術工人為辦學目標,全面促進學生成人成才。學校以技能訓練為人才培養的根本,開設有鉗工、普車、普銑、數車、加工中心等實訓課程,夯實學生的技能資本;以品德養成為人才培養的根基,實施準軍事化管理和六天工作制,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校團委、學生會定期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招生專業:機械加工技術、數控技術應用、模具制造技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計算機應用、護理、中藥制藥、電子技術應用、機械設備維修
2、余慶中等職業學校
余慶中等職業學校簡介余慶中等職業學校是一所集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始建于1983年,為了整合教育資源,1999年,縣委、政府將縣職高、縣農廣校、縣衛生進修學、電大余慶工作站合并組建成余慶縣中等職業學校。
學校位于縣城中心,環境優美,占地面積9.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8662平方米。建有計算機操作室、多功能教室、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電子電工實驗室、圖書室。擁有較為完善的電化教學設施設備和實習基地,建有校園網、局域網、廣播電視網、電話網,是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學?,F有教職工64人,其中本科36人,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26人。在校生1200余人,其中全日制職高學生708人,電大312人,農廣校189人。
學校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按需設教,采取聯合辦學形式,充分發揮農廣校、電大工作站優勢,長短結合,多形式、多層次辦學。開設有綜合高中、計算機應用、數控、模具、電子技術、法學、中文、行政管理、小學教育等十多個專業,同時開展農村實用技術等短期培訓。多年來,為余慶地方經濟建設培養了大批初中級實用技術人才。學校先后受省、市、縣各級表彰和獎勵達40余次。2002年通過省合格職高評估,2004年被認定為貴州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招生專業:計算機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電工、文秘、學前教育(聯辦)、數控技術(聯辦)、模具設計與制造(聯辦)、旅游服務與管理、服裝設計(聯辦)、護理(聯辦)
3、黔東南州工業學校
黔東南州工業學校辦學介紹
黔東南技師學院前身是創建于1979年的黔東南州技工學校和黔東南州水電技工學校。學校一校兩牌,分別是“黔東南技師學院、黔東南州工業學校”,受黔東南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黔東南州教育局雙重領導,屬州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黔東南州工業學校辦學發展
學校是貴州省十所技師學院之一,是黔東南地區第一所以工科為主、理技一體、特色突出的技師學院。校內擁有“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電工電子與自動化技術國家級示范性實訓基地”“古建筑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貴州省第76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黔東南州安全技術培訓中心”“勞動力轉移培訓示范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