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初中畢業沒有考上普高,那么讀職業學校也是一個不出錯的選擇,但是面對林林總總的職業學校,應該如何選擇呢?當然是多看多對比了,本篇文章就我同學們分享了無錫立信職業教育中心校的一些辦學信息,想要報名該校的同學可以仔細的看一下文章內容,相信能對你了解無錫立信職業教育中心校有很大幫助。

學校簡介
該校是我國杰出的教育家、會計專家-潘序倫博士于1928 年創辦的培養現代會計人才的專門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使“立信會計”在國內外享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她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無錫太湖之濱,占地 228 畝,現分為東絳和梅園兩個校區,建筑面積64044多平方米,在校全日制學生5000余名。
東絳校區沿革,始建于1982年,原為無錫立信會計學校,主要面向地區培養初級會計、商務人才,1999年起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無錫機械制造學校)聯合辦學,辦學涉及五年制大專、三年制大專學歷,在當地有較好的影響?,F辦學主要為單招班、五年制大專班(會計、商務、計算機、動漫)。
梅園校區沿革,始建于1984年,原為無錫第二工業學校,主要面向地區培養機械、會計、旅游人才,1997年起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梅園校區,辦學涉及五年制大專、三年制大專等,現依然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梅園校區。目前主要承擔無錫立信中等專業學校中專所有專業的教學(非單招),辦學的主要專業機電一體化、數控、會計、旅游、計算機。
教育理念
實踐 “以人為本” 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合格、頂用、務實”的人才為目標,營造了一種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職師資隊伍,專任教師232人,其中高級講師、講師138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59名;雙師型教師81名;碩士研究生42名(含在讀);外籍文教專家5名。
設立專業
我校自立體系,自成特色,形成涵蓋財經、信息技術、加工制造、商貿、文化藝術等五大類的專業體系。其中,會計、商務日語、數控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為江蘇省五年制高職教育專業。會計、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省級中職示范專業。我校建成實習實訓基地10個,校外實習基地43個,其中數控技術應用實訓基地為江蘇省緊缺型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基地為無錫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培養人才
我校積極探索新的職業教育模式,組建了由全國三十余所學校和五十余家著名企業為董事單位的、由江蘇教科院和上海教科院參與的“立信職教集團”,通過校企合作、校際合作、“訂單式”培養和人才中介服務,充分發揮組合效應和集聚效應,培養與市場零對接的現代企業所急需的專門人才。
無錫立信職業教育中心校
學校簡介
該校是我國杰出的教育家、會計專家-潘序倫博士于1928 年創辦的培養現代會計人才的專門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使“立信會計”在國內外享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她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無錫太湖之濱,占地 228 畝,現分為東絳和梅園兩個校區,建筑面積64044多平方米,在校全日制學生5000余名。
東絳校區沿革,始建于1982年,原為無錫立信會計學校,主要面向地區培養初級會計、商務人才,1999年起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無錫機械制造學校)聯合辦學,辦學涉及五年制大專、三年制大專學歷,在當地有較好的影響?,F辦學主要為單招班、五年制大專班(會計、商務、計算機、動漫)。
梅園校區沿革,始建于1984年,原為無錫第二工業學校,主要面向地區培養機械、會計、旅游人才,1997年起與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合作,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梅園校區,辦學涉及五年制大專、三年制大專等,現依然為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梅園校區。目前主要承擔無錫立信中等專業學校中專所有專業的教學(非單招),辦學的主要專業機電一體化、數控、會計、旅游、計算機。
教育理念
實踐 “以人為本” 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合格、頂用、務實”的人才為目標,營造了一種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育人環境。
師資隊伍
學校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專職師資隊伍,專任教師232人,其中高級講師、講師138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學新秀59名;雙師型教師81名;碩士研究生42名(含在讀);外籍文教專家5名。
設立專業
我校自立體系,自成特色,形成涵蓋財經、信息技術、加工制造、商貿、文化藝術等五大類的專業體系。其中,會計、商務日語、數控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為江蘇省五年制高職教育專業。會計、數控技術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省級中職示范專業。我校建成實習實訓基地10個,校外實習基地43個,其中數控技術應用實訓基地為江蘇省緊缺型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基地為無錫市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培養人才
我校積極探索新的職業教育模式,組建了由全國三十余所學校和五十余家著名企業為董事單位的、由江蘇教科院和上海教科院參與的“立信職教集團”,通過校企合作、校際合作、“訂單式”培養和人才中介服務,充分發揮組合效應和集聚效應,培養與市場零對接的現代企業所急需的專門人才。